想必每次吃完饭后,面对着杯盘狼藉,大部分人的心声都是:我不想洗碗,我不想洗碗……
就算不得不洗碗,相信有不少“懒人”,会先将脏碗泡在水池里,等到摞成一堆或攒两顿一起洗,是不是感觉自己还点小机智呢?
实际上,碗越泡越脏!
人体肠道能传播疾病的微生物种类有很多,如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痢疾杆菌等,其中有些能附着在用过的碗上。
本来没什么事,只要把碗洗干净就好,但是把碗屯着泡在水里就糟了,因为这会给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条件:
1、充足的营养:
食物残渣和油脂给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随随便便繁殖个几十代都不成问题。
2、适宜的温度:
大部分的细菌都能在20~30℃的水温下,充满活力地繁殖下一代。
3、足够的繁殖时间:
一般呢,细菌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有一个适应的时间:1~4小时。等到适应环境了或在适合的环境下,细菌就会呈几何级数快速增殖。
曾有一项实验表明:
假设原有细菌1000个,
浸泡水里10小时后,
细菌总数会增加至原来的7万倍。
一旦碗盘上附着大量的病菌,就算你事后再努力清洁,碗碟上还是会有一定数量的残留病菌。这些病菌就可能进入人的身体,影响家庭成员的肠道系统健康,特别是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
所以,吃完饭就算不想马上洗碗,也别把碗泡在水里,最好在细菌还没大量繁殖的4小时内就清洗掉。
同时呢,洗碗不仅要及时,
更重要的是要洗干净啊,
懒人们千万别敷衍了事!
1.
要使用洗涤剂洗碗
人造洗涤剂:洗洁精
很多人担心洗洁精残留,会对身体有害,实际上洗洁精是个非常成熟且被研究透彻的产品。
其主要成分都是安全性很高的“表面活性剂”,近几年,有关部门对洗洁精的合格率的调查都表明:它们的合格率近乎100%。
即便真的没冲洗干净,造成洗洁精的残余,微量残余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因此大家就放心的用吧~
如果有人还是担心,
可以采用:
天然洗涤剂:如热水、面粉、柠檬、淘米水、盐等。
对去除污渍、油脂也有一定的效果,不过碗筷有重油时,这招就不好用了。
2.
一定要洗碗底
洗碗时,很多人碗的内部洗干净了,却忽视了碗底的清洁。
如果收拾碗时,采用的是碗叠碗的储藏方式,那碗底的细菌会被带到另一只碗内,造成互相污染,因此洗碗时可不能忽视每一处细节。
3.
洗碗布要勤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过相关数据,洗碗布存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19种常见致病菌。单块洗碗布如果长期使用,细菌总数会高达约5000亿个!
因此,建议1~2个月换洗碗布,同时最好准备多块洗碗布专项专用,如分为洗碗的,擦桌子、灶台的等;每次使用完,都记得要用清洁剂清洗洗碗布,并且晾干。
4.
碗洗完后不要用布擦干
很多人习惯洗过碗后用抹布擦干,其实这会使得原本清洁干净的碗,重新沾染抹布上的细菌,同时也不能把湿漉漉的碗直接放碗柜,因为相对密封的碗柜也容易滋生细菌。
建议:洗碗后将碗倒扣沥干,或是使用厨房用纸擦拭干净后,再放入碗柜储藏。
5.
清洁灶台和洗碗池
洗完碗后,注意也要将灶台的台面以及洗碗池刷洗干净。不然,这两个地方就会变成微生物交叉污染的场地了。
现在,小伙伴们
知道该怎么正确洗碗了吧?
get到新技能的
顺手点个赞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