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基本信息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而绝大多数人心肌梗塞的症状是胸痛和胸闷憋气。其诱因一般为,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大手术后或大出血休克等。年龄上,四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中年男性是患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
别名: | 心肌梗死,心梗 | 挂号科室: | 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老年病科 |
发病部位: | 心脏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常见症状: | 胸骨后疼痛,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 治疗周期: | 7-10天 |
治愈率: | 30% | 临床检查: | 侧卧位肺灌注显像,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