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是不是病了?”||好好的乔英子怎么就要去死?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19-08-26 18:26:02举报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只有一点小欢喜”


文 :壹点灵

来源:壹点灵


《小欢喜》这部剧每天都以各种话题上热搜,失业的失业 ,职场碰壁的碰壁,磊儿为了减轻负担放弃清华夏令营,杨杨妈妈患上癌症......



网友表示每集都被编剧赚足了眼泪,并且控诉剧名就是骗人的,哪有什么小欢喜,简直就是老悲伤,和小窒息。


而这其中最让人心疼的还是那个被活生生折磨成抑郁的乔英子......



   


英子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南大。离开控制欲极强的妈妈身边,英子看见了星星和大海,但是却发现自己一点也开心不起来,眼里再也没有闪闪发亮的光。



这是英子失眠的第三十四天,毫无情绪的三十四天。


当父母又追到她身边,这个压了那么久的孩子终于崩溃爆发,爬上栏杆想跳入海中。


宋倩看到女儿要跳海的时候还是执迷不悟:“妈妈只是想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去南大啊?”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只是想要逃离你。”


当一个孩子想要远离自己的父母时,大概就是雪崩的时候。




剧里的英子原本是最懂事的孩子,虽然生在单亲家庭,还有一个控制欲强的妈妈,却依旧积极阳光。


每次和妈妈闹矛盾的时候总是先低头,转脸给妈妈一个大大的笑容,简直就是天使的人设。


但是随着剧情一天天发展,这个惹人爱的孩子却变成了几个家庭当中问题最大的那个。


妈妈日复一日用高压式教育活活将英子变成一个提线木偶:

宋倩放弃自己的事业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英子身上;而让英子放弃喜欢的天文学,放弃喜欢的乐高,吃不喜欢的营养餐,各种补品......


宋倩把所有的人生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小的英子身上,不容对方有一点和自己不一致的想法。




剧里宋倩的口头禅就是“我都是为你好啊”,但是却从来不考虑英子到底需不需要这种好。


生活中,她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一日三餐亲力亲为,各种大补汤轮番上;而英子更享受火锅和串串的美味;

英子喜欢天文学志向就是去天文学最好的南京大学;而宋倩去反对因为觉得孩子离开自己后生活不能自理;


英子更像是附属品,按着父母的指示一步步走。



中国家长很多都在凭着自己的想法决定孩子的人生,一句“都是为了你好”不过是以爱为名的绑架。


其实,这些以爱为名的话,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因为“为你好”,所以他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操控你,希望你的一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照他说所谓的“正确的路”去走。


作为单亲妈妈,一个人把英子抚养长大,宋倩从来都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自己总是在让步,却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好却成了英子的伤疤。




丁一的跳楼和刘静的生病成了压倒英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开始产生幻觉,夜夜失眠。


连许的愿望都不再是与自己的梦想有关,而是“今晚可以不失眠”。


她哭着问:“爸爸,我是不是病了呀?”


后来,乔卫东带着宋倩和英子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心理医生的询问,最终诊断出英子患上了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


医生也坦言英子的病造成的原因更多的不是高考带来的压力,而是原生家庭。



和英子一样抑郁的还有丁一。


刘静刚租房子的时候宋倩表示这个房子的风水好,因为上一任租户孩子是考上了清华。不过,刘静却发现在这家的墙上有着“我恨”2个字,这就是丁一留下的字迹。


虽然考上了清华,这个孩子却因为家长管教过严,自身抑郁,没有去上大学,而是选择了跳楼终止生命。


多少家庭都在用同样的方式爱着孩子,将孩子一步步逼向崩溃?


他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培养着自己的“作品”,欣赏,满意,摧毁......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在很多片段里,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英子的压抑和不快乐,她也曾试图和妈妈沟通,希望母女关系可以有所改善,可是得到的永远只是:妈妈是为你好。


孰不知,密不透风的爱,只会让孩子窒息,以致抑郁。



2018 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 3.5 亿抑郁症患者,中国约有 5400万 人确诊抑郁症。


从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在最高诊级医学刊物上,全国流行病院调查的数据来看,抑郁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3%,也就是至少每100个中国人当中,有13个人是抑郁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20 年,它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 2 大疾病负担。然而抑郁症患者的实际就诊概率,不超过 1/3 ,即便治愈,复发率也高达 75%~80% 。


而中国人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病率是6%,这个爆炸式的数据增长甚是恐怖。有位精神科医生表示,现在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相当高,有时忙到晚上10点还看不完。



原生家庭的影响、生活学习的压力、无形的孤独感都是导致抑郁症的客观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内心封闭。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抑郁、焦虑,恐惧与外界接触。




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你以为只是短暂的压抑,却不知焦虑正在一点点转为抑郁。


也有些认识到自己抑郁的人,显得格外的无助与恐慌,因为当他们和最亲的人诉说时候,几乎没人理解自己,这种不被理解的感觉更会加重病情,恶性循环。



海明威说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无论是家庭 ,还是学习,或是生活上的种种带给我们无形的伤害和折磨,请相信,总会找到一个出口,让我们如释重负,重新开始自由的旅行。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抑郁症完全可以自救,找到突破口痊愈。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抑郁,又该如何帮助自己走出黑夜?


为了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患抑郁的风险指数、抑郁的风险因素、以及如何抗击抑郁,我们为你推荐: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进入心理测试

国际标准抑郁测试



我们联合国内专业心理学品牌壹点灵为你推荐【国际标准抑郁测试】,专业保证,请放心测试。


本测评通过对心理认知方面的易感因素,抑郁障碍发生的机制,抑郁障碍发生的风险思维模型等研究,帮助大家评估自己近期的情绪状态,以及日常思维习惯依此判断自己是否存在抑郁障碍发生的风险



/ 关于测试 /

体验价 17.4 

测试题:101题丨6页专业报告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部分报告如下



 Part1. 抑郁风险指数 


 Part2. 抑郁风险因素分析 


 Part3. 抗击抑郁的tips 



部分评价如下






文章来源:壹点灵心理测试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