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
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零食」,
追剧时,边看剧边抓一把坚果啃着,
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但很多人对坚果是又爱又恨,
“好吃是好吃,可脂肪含量太高了”
甚至有说法称:
一口瓜子半口油、五颗花生一滴油!
到底,吃坚果好不好呢?
我们来细说一二
虽然坚果的脂肪含量大多都在50%以上,热量确实也能比的上油,但并不能武断地说吃坚果就是在吃油。
因为构成坚果的脂肪,大部分都是不饱和脂肪酸。
· 不饱和脂肪酸是好的脂肪,它能降低血液中血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 流行病学也证明了,常吃坚果能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除此外,坚果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和B、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这可是油所不具备的哦~
也正是因为坚果的这些优点,它才会被称为「最健康的零食」。
可坚果种类那么多
吃哪种坚果最好呢?
小薇先列举常见几种坚果的营养价值:
核桃:
富含蛋白质、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
Ps:吃核桃不补脑。
板栗:
可以辅助治疗肾虚,同时由于板栗富含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
葵花籽:
富含维生素E、蛋白质、精氨酸。常嗑食葵花子对预防冠心病、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弹性有一定作用。
开心果:
具有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的特点,并且富含植物甾醇和精氨酸,能预防血脂异常以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南瓜子:
富含脂肪酸,前列腺分泌激素的功能要依靠脂肪酸,因此常吃南瓜子,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
花生:
花生的蛋白质含量高,同时花生中含有大量精氨酸及白藜芦醇,前者有潜在抗结核作用,后者对部分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碧根果:
富含微量元素锌和锰、维生素E、精氨酸等,能抗氧化、延缓大脑衰老、保护心脑血管。
总之:
虽然各种坚果营养不同,但并没有「哪种坚果一定更好」的说法,最好的做法是:各种坚果搭配着或换着吃。
过犹不及的道理,同样适合坚果,毕竟坚果的热量确实不低。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正常人每天应吃大豆及坚果类 25~35 克(不包括壳)。
“可我又不能随身携带称,
怎么知道吃的坚果超没超量。”
别担心,小薇列了一张表,告诉你如果一天只吃一种坚果,最多能吃多少:
当然啦,坚果最好搭配着吃,所以如果一天打算吃2种以上的坚果,要注意搭配的量也要做调整,比如可以:
· 一把葵花籽+半把花生;
· 3个夏威夷果+4个腰果+2个板栗。
另外,也不是说每天都要这么吃,偶尔吃的兴起,超标几次也没有关系,只是要注意了,饮食上就要清淡少油。
如果嫌自己搭配麻烦
↓
目前,市面上有诸如“每日坚果”的产品,将一天要吃的坚果按推荐量、不同种类搭配好,简单、实用还方便。
这类产品买还是可以买的,但要注意:
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①坚果中还含有果干,含糖量高,另外这些坚果在加工过程中还会额外加入糖、盐等,糖、盐的含量可能不低;
②不同坚果的保存条件不同,各种坚果+果干放在一起,容易加速食品的变质;
③坚果配比可能会偷工减料。
所以,在食用“每日坚果”时注意:
· 选择大品牌,质量相对有保证;
· 注意配料表中糖、盐的含量;
· 食用时注意有无变质、发霉;
· 6岁以下儿童不适合食用;
· 减重、糖尿病、长痤疮、6岁以上儿童等人群不适合长期食用;
· 考虑到糖、钠、热量的量,普通人最好一袋分两天吃。
1、发霉的坚果不能吃
坚果特别是花生很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而发霉。而黄曲霉毒素,已被列为了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有引发肝癌的风险!
Ps:炒焦的坚果也不能吃,因为含有致癌物。
2、有蛤蜊味的坚果不能吃
这是因为坚果存储不当或长时间存储,导致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酸败现象,产生酮类、醛类物质,误食量大的话,轻则呕吐、腹泻,重则损害肝脏健康。
Ps:发苦的坚果也不能吃。
3、坚果最好吃原味
大部分经过调味的坚果,盐、糖、油的含量很多,虽然味道更好,但会让人不自觉就吃多了。
另外,口味越重的坚果,原料是变质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坚果最好吃原味的、水煮的或简单炒制的。
作为美味与营养兼得的休闲零食,
现在你知道坚果该怎么吃了吗?
先点赞,再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