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消化道中较常见的癌症。患直肠癌后,早期为大便习惯与性质的改变。可见大便次数增多,少时一天几次, 多时可达数十次。大便中可带有脓血或粘液,若作大便化验可见到红白血球。此时,病人多去内科就诊,这些症状与痢疾极相似,经抗痢疾药物治疗后, 症状多不能好转,即使暂时缓解,不久又会复发。有的患者因为癌肿局部破溃,每次大便以后解出鲜红或暗红血液,这些症状又很象“痔疮”。因此直肠癌很容易当作痢疾、痔疮来治疗。据统计,有70%左右的直肠癌患者在确诊直肠 癌前曾误按“痢疾”或“痔疮”治疗。临床有些直肠癌患者就诊时病程已在半年以上,由此可见,直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率不是很高的。

直肠癌是否能做到早期诊断呢?我们认为只要病人与医务人员双方努力是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凡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有结、直肠癌的可能:①.由正常的排便习惯变为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②.粪便带粘液或血;③.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和腹胀;④.原因未明的贫血 或体重减轻;⑤.腹部肿块。出现上述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不能任意自服药物,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一般通过直肠指诊、结肠镜、病理检查即可确诊。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