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不稳定性血红蛋白病)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是由于α或β珠蛋白链氨基酸组成改变致使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不稳定,发生变性和沉淀,形成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称不稳定血红蛋白。
阿根廷出血热(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出血热)
阿根廷出血热是分别由鸠宁(Junin)和马秋博(Machupo)病毒引起的,啮齿动物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肌痛、出血、休克、神经异常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马秋博病毒在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上与鸠宁病毒相似。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
小儿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障碍综合征(小儿Imerslund-Graesbeck综合征)
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障碍综合征(Imerslund-Grasbeck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有家族病史的合并蛋白尿的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多在婴儿期发病,由于肠等吸收维生素B12的受体功能不佳,而产生一系列血液系统的综合征。又称家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原因不明、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高度增生,并伴有多种器官损害疾病。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又称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
肝紫癜病(紫癜样肝病)
肝紫癜病罕见。近年报告增多,可能与化学细胞毒性药物、射线、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以及免疫缺陷有关。以随机分布于肝内充满血液的腔隙为特征。
妊娠合并白血病(妊娠合并白血球过多症)
白血病(leucemi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组织常见的恶性疾病,其特征是某一类型白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呈肿瘤性增生,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稚细胞,而红细胞及血小板常明显减少。
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血清Ca++低于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血清Mg++低于0.75mmol/L时,称为低镁血症。它们常互相影响,可同时发生。
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或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临床可表现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因血红蛋白氧亲和力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急性嗜酸粒细胞肺炎)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acute eosinophilic pneumonia,AEP)于1989年首先报道。因其不同于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因此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