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小儿戊肝)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由粪口传播,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常可引起流行和暴发,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类似于甲型肝炎。
长膜壳绦虫病(缩小膜壳绦虫病)
长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 diminuta)是由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长膜壳绦虫)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疾病。以引起肠胃症状为主。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小儿有机磷中毒)
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指有机磷类农药进入人体,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为主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病理过程。中毒多数来自进食含有有机磷农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萼状病毒胃肠炎,嵌杯状病毒胃肠炎)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是由嵌杯样病毒感染所引起,常暴发流行。6~12岁儿童全部受染。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以吐泻为主要症状。
小儿砷中毒
砷(arsenic)具有金属性,其毒性极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盐类及其有机化合物均有毒性。其纯品外观似食盐、糖、石膏等。引起砷中毒(arsenic poisoning)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五氧化二砷、砷化氢、二硫化二砷(
妊娠合并肝硬化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cer)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弥散性、进行性的肝脏损害的疾病,肝细胞广泛的变性坏死,网状蛋白结构破坏,肝细胞结节再生,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分隔,形成假性肝小叶,肝脏萎缩变硬。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
集聚肠杆菌感染(成团肠杆菌感染,成团泛菌感染,聚团肠杆菌感染)
集聚肠杆菌即成团泛菌是一群符合肠杆菌定义的产类胡萝卜素的黄色菌群,最早是从植物、种子、水果等中分离,此后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获得此菌群,这些菌株曾被划分为13属27种,有先后几十种名词用来描述此菌群,最多时达到56个名称。如植物病理学家所熟知
门脉高压性肠病
门脉高压性肠病(PHC)是1991年由Kozarek提出,指在门静脉高压症(PHT)基础上发生的肠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血流量增加,动静脉短路,以及毛细血管内皮和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改变。PHC主要表现为结直肠出血。出血主要缘于黏膜下静脉
吡唑酮类中毒
吡唑酮类包括氨基比林(amidopyrine)、安替比林(antipyrine)、安乃近(analgin)、保太松(phenylbutazone)、羟基保太松(oxyphenbutazone)等。此类药物中毒多因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所
驱蛔灵中毒(枸橼酸哌哔嗪中毒)
枸橼酸哌哔嗪(piperazine citrate)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驱肠虫药物,驱蛔、驱蛲效果良好,一般毒性较小,但如误服过量可以发生中毒。原有肾脏疾病及对本品敏感的小儿应用治疗剂量亦可发生严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