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
基本信息
1980年Winklemann等首先提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histiocytic phagocytic panniculitis)的病名,并报道5例。是一良性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触痛性多发性皮下结节、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血、血凝异常,组织病理主要特征是组织细胞吞噬血液成分形成“豆袋”细胞。本病是由具有吞噬活性的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引起的脂膜炎,常有多器官受累,出现皮下结节、发热、全血细胞减少、出血、肝肾功能衰竭等。
别名: | 挂号科室: | 风湿免疫科,中医科 | |
发病部位: | 皮肤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常见症状: | 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肝肿大 | 治疗周期: | 1-3年 |
治愈率: | 以对症治疗为主,完全治愈率约为20% | 临床检查: | 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WBC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