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猪囊尾蚴病
基本信息
猪囊尾蚴俗称囊虫(bladder worm),是链状带绦虫即猪肉绦虫(teania solium)的幼虫。虫体为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5~8mm,其内充满透明的囊液,囊壁由外部的皮层和内部的间质层组成。间质层有一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当受胆汁刺激后可以翻出。囊尾蚴可以侵犯人体多种脏器,引起相应的病变。侵犯眼部时,眼内多于眼眶,眼内见于玻璃体内,眼眶见于眼外肌内。囊尾蚴寄生会造成严重的眼组织及视功能损害。猪囊尾蚴是猪绦虫的幼虫期,寄生于人体可引起猪囊尾蚴病,即囊虫病。猪囊尾蚴寄生于眼部则引起眼猪囊尾蚴病。如寄生于眼睑,则可扪及一无痛性不红肿的包块。寄生于结膜时,结膜充血水肿且有异物感。眼内虫体死亡后,则因虫体蛋白分解发生强烈刺激,甚至引发眼内广泛炎症,后果严重。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别名: | 眼部囊虫病 | 挂号科室: | 眼科 |
发病部位: | 眼 | 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
常见症状: | 视力障碍,飞蚊症,瞳孔异常 | 治疗周期: | 2-4周 |
治愈率: | 60% | 临床检查: | 便常规,角膜荧光素染色,MRI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