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基本信息
胆红素脑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也称之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几十年来,核黄疸一直是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的代名词。严格地说,核黄疸是解剖学名词,从病理解剖的角度,把肉眼看见脑组织染成黄色作为核黄疸的标准,从而反映胆红素侵犯脑组织(主要是神经核)。近来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胆红素所致的神经毒性的表现有轻有重,严重者可表现为核黄疸,轻者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脑干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则可发现异常表现。这些亚临床型的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大多是暂时的、可逆的,故也有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别名: | 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 挂号科室: | 儿科,神经外科 |
发病部位: | 颅脑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常见症状: | 新生儿手足徐动,呼吸困难,角弓反张 | 治疗周期: | 治疗周期14天 |
治愈率: | 治愈率84% | 临床检查: | 黄疸检查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