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基本信息
近年来,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病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可能属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阶段或顿挫型,在部分患者也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未发现UCTD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UCT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本病是否为另一种结缔组织病仍需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
UCTD的概念最早由LeRoy等在1980年提出。但是,直至1989年以后,相关的临床研究才逐渐增多。文献上的名称仍不统一,有人称之为隐匿性狼疮、不全型或顿挫型狼疮、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等。各研究者推荐的诊断标准也不完全一致。近十几年来,国外对本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异常及其转归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国内亦有不少UCTD的病例,但系统的研究报道尚少。
别名: | 不全型或顿挫型狼疮,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隐匿性狼疮,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挂号科室: | 风湿免疫科,中医科 |
发病部位: | 全身 | 治疗方法: | 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
常见症状: | 淋巴结肿大,血压高,肌痛 | 治疗周期: | 终身间歇性治疗 |
治愈率: | 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根治 | 临床检查: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