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尿崩症
基本信息
尿崩症是指血浆ADH正常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是一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多尿、烦渴及持续性低张尿。
别名: | 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家族性肾性尿崩症,肾原性尿崩症,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 挂号科室: | 肾脏内科,内分泌科 |
发病部位: | 肾,其他 | 治疗方法: | 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
常见症状: | 尿崩,抽搐,多饮 | 治疗周期: | 1-3个月 |
治愈率: | 60-80% | 临床检查: | 尿常规,颅脑CT,肾脏MRI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