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基本信息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
别名: | 出血性肾病肾炎,朝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 挂号科室: | 感染病科,肾脏内科 |
发病部位: | 全身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常见症状: | 眼眶疼痛,食欲减退,面颊及上胸部充血 | 治疗周期: | 1-3个月 |
治愈率: | 60% | 临床检查: | 尿常规,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溶解酶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