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征
基本信息
DeSeze和Robinson等(1947)对肩峰下的特殊构造以及大结节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肩关节的命名。欧美文献中又称其为肩峰下关节。
别名: | 第二肩关节,肩峰下关节 | 挂号科室: | 骨科 |
发病部位: | 肩部,关节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 |
常见症状: | 肌腱断裂,皮下组织水肿,撞击征 | 治疗周期: | 30天 |
治愈率: | 80% | 临床检查: | 关节镜,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磁共振平扫 |
- 暂无数据
相关医院
更多
别名: | 第二肩关节,肩峰下关节 | 挂号科室: | 骨科 |
发病部位: | 肩部,关节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 |
常见症状: | 肌腱断裂,皮下组织水肿,撞击征 | 治疗周期: | 30天 |
治愈率: | 80% | 临床检查: | 关节镜,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磁共振平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