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二级治疗的基本方案




冠心病ABCDE方案: A – Aspirin(使用抗血小板制剂,小剂量阿斯匹林),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 - β-blocker(β受体阻滞剂),Blood pressure control(长效降压药控制血压);C - Cholesterol lowing("他汀"类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igarette quiting(完全戒烟);D - Diabetes control(控制糖尿病, Diet(合理饮食);E – Exercise(适度锻炼),Education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血压要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血脂总胆固醇要小于4.68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小于2.60 mmol/L,其中极高危患者要小于1.82 mmol/L.

 

一,     急性心梗现代治疗方案

    急性心梗在发病12小时内治疗重点是使急性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同时减少再灌注损伤和防止血管再阻塞。现代急性心梗的基本治疗归纳为“TH ABC”

    T是指Thrombolysis,即溶栓疗法。

    近年来,大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急性心梗静脉溶栓试验证明了对急性心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无可争辩。我国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是:链激酶(SK)、尿激酶(UK)、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有关溶栓疗法的详细情况,将另有短文介绍。

    H是指Heparin,即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使用任何溶栓药物后,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表面暴露,这可能是已知最明显的致血栓因素。并且,溶栓后大都有伴有血浆凝血酶水平的显著升高。由于阿司匹林对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无作用,在溶栓后使用肝素被认为是对预防血栓再形成和再闭塞的至关重要的措施。用rt-PA溶栓需立即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UK、SK与rt-PA不同,它们是非特异性溶栓药,既作用于与血栓结合的纤维蛋白,也作用于血液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导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增高,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UK、SK溶栓后需查凝血时间(CT)来指导什么时候用肝素,患者凝血时间恢复到对照的1.5~2倍时即可开始用肝素。椐临床经验,一般UK溶栓后约6~12小时开始用肝素,SK溶栓后约12~24小时可用肝素。肝素负荷量为100U/Kg,继以10U/分钟维持。用普通肝素需监测APTT来指导肝素的用量。低分子肝素按0.01ml/Kg,每12小时一次,不需临床检验来监测。

A 是指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阿司匹林是急性心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份,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抑制环氧化酶,迅速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形成。小剂量(40~80mg)阿司匹林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充分达到抗血小板效应,因此,与心梗后二级预防不同的是,在急性心梗为了迅速达到治疗的有效血浓度,需用阿司匹林的负荷量162~325mg,口服时应嚼碎服用,利用口腔颊粘膜吸收而不是从胃粘膜吸收,最好是用阿司匹林的水溶剂巴米尔。急性心梗早期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降低幅度达25%~50%,并可降低非致死性反复性梗死及脑卒中,且危险性最大的病人受益最大。严重恶心呕吐的病人则可用阿司匹林栓剂(325mg)。

ACE-I在1992年SAVE试验(N Engl J Med 327:669;1992)发表后,ACEI被指定为治疗急性心梗的重要药物,其合理应用对于改善心室重塑、及充血性心衰等有重要作用,也密切影响心梗后的预后。研究证实ACEI在急性心梗时的应用有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急性心梗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有报道(Cor Et Vasa 1972;14:16)心梗急性期第3天血浆肾素达峰值。RAAS活跃与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室颤有关。McAlpine报道急性心梗6小时内血浆肾素及血管紧张素均升高,血管紧张素引起小动脉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并可剌激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可引起水钠潴留及增加心脏前负荷。因而增加心肌氧耗,加重缺血并可能扩大梗死范围。醛固酮可促使肾脏排钾而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急性心梗与心梗后二级预防均需用ACEI,但两者的作用原理和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在急性心梗时开始用较小剂量,观察血压变化。

B 是指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急性心梗的早期(4小时内)目的是限制梗死范围。因为β受体阻滞剂既可降低心率又可降低血压,可以降低心肌氧耗。同时对急性心梗的疼痛有缓解作用,提高室颤阈值,减少猝死率。1997年Antman医生推荐急性心梗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方案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用法,可贡参考:1)适应症:无心衰(肺部罗音膈上<10cm)、无低血压(BP>90mmHg)无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无传导阻碍滞(PR<0.24秒)的急性心梗的病人。2)用法:倍他洛克静脉推3次每次5毫克,每次推注后需观察2~5分钟,若心率不低于60次/分,血压不低于100mmHg,总静注量为15毫克,如病人血流动力学仍保持稳定,在末次静注后15分钟开始口服倍他洛克每6小时一次,每次50毫克,用2天后改为每日100毫克,或用缓释剂200毫克/日。原来都认为中国人β受体较欧美人敏感,我国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远不及外国普遍,目前认为种族间差异不大,而个体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我国应推荐急性心梗的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但只是应根据具体个体情况,根据心率及血压等反应来定。

C是指他汀类调脂药物

充分发挥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做到:早期,足量,合理使用。尽早使用调脂药,起始剂量应充分.

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疗及急诊搭桥手术,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我院开展的急诊PTCA及急诊搭桥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