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临床表现 
    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燥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破伤风诊断依据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 
    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破伤风的预防 
    正确处理伤口。(对于一般小的伤口,可先用自来水或井水把伤口外面的泥、灰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涂上碘酒等消毒药水,然后在伤口上盖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包扎后再到医院进一步做预防治疗。到医院后就做“TAT”皮试,阴性可注射“TAT”,阳性则用脱敏注射法。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皮试法是用每支1ml含1500国际单位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抽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ml(含150国际单位)取0.1ml(含15国际单位)作皮内注射,15分钟后检查反应结果。凡TAT试验结果阳性而又必须注射者,则采用脱敏注射法;可将余液0.9ml一次稀释至5~6ml,分3~4次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间隔15分钟,从作皮试到脱敏注射完毕,整个过程需45~60分钟。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