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于“今日深圳”评论员 祝利光

    这个中秋过得有些堵心,恐怕到过国庆人们的情绪也好不了多少: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和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接踵而至,这两件都是要人命的事,而“三鹿”要命的手,却伸向了嗷嗷待哺的婴幼儿!

    这事让人想起了几年前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当年阜阳市有几十家企业参与生产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的奶粉(国家规定的奶粉的一项硬指标是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而阜阳奶粉一般只有2%、3%,最低的只有0.37%,被人们称之为空壳奶粉)。这种奶粉造成的结果是使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越喂越小,越喂越瘦,变成大头娃娃,有的婴幼儿因此而死亡。而今的“三鹿”,似乎“吸取”了阜阳黑心奶粉的“教训”,你去检测三鹿奶粉的蛋白质含量,那是一点不少,因为里面添加了一种叫三聚氰胺的化工原料,它能起到假冒蛋白质的作用。显然,“三鹿”的恶劣程度,比阜阳奶粉有过之而无不及。到笔者写稿的9月16日,它已“打造”了肾结石患儿1253名,其中2名已死亡。深圳市的“结石宝宝”也增加到了8名。恐怕,这不会是一些封了顶的数字!

    有点搞笑的是,阜阳奶粉被揭露的2004年,“三鹿奶粉”扮演的是一个受害者的光彩角色,我在网上发现当年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小丫探访“大头娃娃”,三鹿生产劣质奶粉吗?》文章不短,我只能择要述之。说的是在阜阳奶粉事件曝光后,王小丫“也赶往阜阳市人民医院”。文章的重点是:“在这次劣质奶粉的黑名单上,也涉及到一些老百姓熟悉的品牌,像三鹿奶粉就榜上有名”, “45种不合格奶粉的名单上赫然印着石家庄三鹿乳业股份公司生产的三鹿婴儿奶粉的名称”“三鹿集团真的生产劣质奶粉了吗?”答案当然是:没有!那些生产劣质奶粉的企业居然假冒“三鹿婴儿奶粉”的名义,败坏三鹿奶粉的品牌。文章说:“三鹿风波尽管是场误会,却让人看到了劣质奶粉事件对乳品行业的影响不可小瞧”。在这篇文章里,王小丫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仅是“也赶往阜阳市人民医院”,然而我们能理解“三鹿”这番宣传的用心,他们在当时确实是受害者,他们推出王小丫为他们辨诬和加分的举动能为人们理解。但是,四年之后,是该把他们提出的问题还给他们了: “三鹿生产劣质奶粉吗?”

    不过在事实揭露之初,“三鹿”面对这个问题是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说什么他们有2000万元的质量检测设备和相应保障体系云云。今天,我们可以把三鹿奶粉和当年的阜阳奶粉比一比:阜阳奶粉的问题是没营养,三鹿奶粉是有毒;阜阳奶粉心中有鬼,有的还要假别人的名,远没理直气壮的姿势,三鹿奶粉却打着“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招牌逍遥自在……当年的阜阳奶粉真要自叹弗如!

    阜阳奶粉打造了“大头娃娃”,三鹿奶粉打造了“结石宝宝”,异曲而同工,其“生产流程”恐怕也相差无几!当年的阜阳市居然有几十家生产空壳奶粉的企业,这说明政府该到位的严重缺位,不该到位的却“到位”了;“三鹿”的情况当前尚未完全明暸,但我们从一些似曾相识的现象也能看出一点门道。当年阜阳奶粉的问题是总理作了批示,于是下面闻风而动,“高度重视”。而今,我们从“三鹿”事件中又看到了这种“高度重视”!请看媒体报道:

    ——??省采取多项措施处置三鹿奶粉安全事故;

    ——??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会议;

    ——??部开展鲜奶质量安全专项监测;

    ——??总局紧急通知,三项措施加强奶粉市场监管;

    ——??部要求各地上报食用三鹿奶粉婴幼儿患病情况……

    我们无法不欣赏这种危机处理的快速反应,但也让人想起,部队集合时跑得最慌张的总是那个迟到的人。这种“紧急到位”是不是也反证了众多管理部门在平时的严重缺位!比如,戴在三鹿奶粉头上的“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桂冠,对国人是那么刺眼,对于授予它的部门,该会有些心慌气短吧!

看来,该加强的管理和该追究的责任是不能再“免”了,否则,继“结石宝宝”之后,“??BB”也要来报到了!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