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怎样进行预防性用药

    急性痛风缓解后仍然需要重视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再次发作。预防性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注意事项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采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两类。

秋水仙碱0.5毫克,每日1~3次,即能有效她减少急性发作,有的患者每周只需0.5~www.yihu.com毫克。

    非类固醇抗炎止痛药以采用布洛芬、萘普生、萘普酮等优点较多,剂量可取其最小治疗量或1/2治疗量。采用一种药物预防效果不佳者,也可采用2种药物联合应用。

    经验证明,长期应用降低血清尿酸药和预防性应用痛风炎症干扰药,能够满意地控制或明显减少急性发作,维持血清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和其他组织中的沉积,尿路结石形成停止和不再发生,痛风结节明显缩小,以至完全消失。

     (1)别嘌呤醇和丙磺舒是痛风缓解期和慢性期的主要药物。别嘌呤醇可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丙磺舒可促进尿酸排泄增加,两者都能改变潜在的痛风发作趋向,适用于缓解期和慢性期的控制,并可联合应用,以减小剂量,减轻不良反应。但要注意这两种药物都不能在痛风发作的3周以内使用,否则可能加重痛风发作或使已经减轻了的关节肿痛症状复发。在痛风发作后的4~8周若使用别嘌呤醇,需要与小剂量消炎痛或秋水仙碱联合应用,以防止引发痛风发作。

(2)在口服别嘌呤醇或/和丙磺舒预防痛风发作的用药期间,必须要多喝水促进排尿,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目的。另外用药时间不可太短,需要l~1.5年,直至尿酸平稳为止。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这两种药物,必须使用时要减小剂量一半,并且注意对肝肾功能的定期监测。

(3)近年临床研究表明,小剂量秋水仙碱能减少无症状滑膜液中的炎性细胞数量,可减轻亚临床关节炎症:故可用于痛风发作的预防。一般是在血尿酸恢复正常水平后使用秋水仙碱,每次0.5毫克,每周2次。如果效果不够满意可与小剂量别嘌呤醇联合应用。

(4)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可用于痛风的防治,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干预尿酸排泄,可引起痛风发作,若用非甾体抗炎药可选择消炎痛或萘普生。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