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情况复杂,种类繁多。有些无需治疗,有些却要极为小心,应对不当则两种结局:要么自寻烦恼,要么身陷险境。

 

 

心律失常,应对不失常

 

 

●家庭医生 2014年 第4期 总528期 23-24页

●受访专家 冷秀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

 

 

心律失常:心脏的电路出现问题

你可以屏住呼吸,但你无法屏住心跳。冷秀玉医生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心脏的结构:两房两厅(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房子。心脏的疾病可能是房子的墙壁出了问题(心肌疾病),可能是房子的门窗出了问题(心脏瓣膜疾病),可能是房子的水管出了问题(如冠心病),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房子的电路出问题——心律失常。

与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心脏具有自律性。只要到菜市场买过鱼的人都知道,鱼贩经常会把跳动的鱼心脏留在鱼肉上面,以此证明该鱼是新杀的。新杀的鱼的心脏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跳动,这就说明心脏还具有自律性。这是因为心脏上有一个特殊的组织叫窦房结,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都受大脑控制,但心脏是例外,它不受大脑控制。

窦房结是发放冲动指令的“中央”,中央的指令要下达基层,中间需要经过一些通路,这就构成了心脏的传导系统。所以,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由此分为两类,一类是冲动形成异常,一类是冲动传导异常。

 

不听号令的跳动

经常有一些患者很紧张地拿着心电图过来找医生,说是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但实际上,正常的心律是从窦房结发出的,因此窦性心律一般是正常心律,除非伴有心跳过快、过缓或不整齐。”冷秀玉微微一笑解释道。

只要是窦性心律,每分钟的心跳频率是60~100 次,且节律整齐,就是正常的。如果频率每分钟超过100 次,就叫做窦性心动过速;小于60 次,则是窦性心动过缓;如果节律不齐,则称为窦性心律不齐。过快、过缓、停搏、不齐等均属心律失常。若传导系统出现故障,就像我们所说的交通堵塞,上级的命令无法下传,心跳就会跳得更少,这叫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还包括另一大类,这是一类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律。窦房结就像中央,中央发出的命令,下面各省如果统一遵守指令行动,一般就是正常状态。但是,如果某个省(心脏的某些部位)不听中央的,在统一行动之前提前行动(即提前于窦房结搏动),这就是早搏。而扑动和颤动,则是更低一级的“基层县乡”自行其是所导致,其跳动的频率更快。

 

有些心律失常非常可怕

心律失常的症状范围很广,从完全没有感觉,到一发病就猝死的都有。一般常见的症状是感觉心跳不规则,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有时跳得太快,会出现心脏缺血,导致胸痛、眩晕甚至晕倒。

冷秀玉特别提到了房颤,“这种心律失常必须非常警惕,它绝不只是心跳不舒服那么简单”。房颤在老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用冷秀玉的话来说,房颤属于“钝刀子杀人”。如果发生房颤,心脏内血流的方向和性质会发生变化,这样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就叫栓子。这些栓子顺着血管,随着血流走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停在哪里就栓塞在哪里,造成那个部位缺血坏死。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脑梗死,也就是“中风”的一种。冷秀玉警告:“房颤一开始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是其致残性是很可怕的,长期房颤,脑梗死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

而一些来自心室的心律失常,如心室发生过速、扑动,会造成心脏射血不足,导致全身各器官(包括心脏自身)供血不足,可以引起心力衰竭,以及重要器官的变性坏死。如果心室颤动,心室就不能有效排血,即发生猝死。

根据病史,通过听诊器听心音和摸脉搏,可以初步判定部分情况,如早搏、停搏、心动过速,甚至房颤。通过心电图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发现更多的心律失常情况。但这些在现代科技面前只能算是“小米加步枪”。现代的检查技术包括生理多导仪、CARTO 系统、Ensite3000 系统等。冷秀玉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心电图就像放大镜,而后面这些现代检查就像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得更清楚。

 

并非所有的心律失常都要治疗

“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冷秀玉强调,“许多没有明显症状,不会危及生命的良性心律失常(如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可以只观察,而不必着急治疗。”像室性早搏,绝大多数人都有,特别是喝了酒、咖啡、浓茶以后,或睡眠不佳时。

冷秀玉有个年轻病人,一米八的个子,体格也很强壮,平时什么异常都没有。病人在社区医院体检时发现心跳只有50 多次,被诊断为“心动过缓”。“后来,在我们医院检查发现,此人并无异常。判断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蹲下起立几次,心跳马上升到每分钟八九十次,这就说明他的心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调节能力很强,这种心动过缓并不需要治疗。”这种情况常见于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其心脏一次搏出的血量多于常人,就算跳得慢问题也不大。另外,夜间心跳慢也是正常的。“不过,如果心跳低于50 次,血压低、头晕,这个时候就要治疗了。如果反复如此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就要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冷秀玉提醒道。

据冷秀玉介绍,窦性心律不齐,也是来门诊咨询最多的心律失常情况。这种情况在年轻人和小孩中较为常见。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舒服,是不需要治疗的。

而对于有明显症状或者合并有基础心脏病、有可能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显著的心动过缓或停搏、持续时间较长、心率很快发作频烦的阵发性室上速),病人甚至可能反复晕厥过,则不能掉以轻心。冷秀玉曾经接诊过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病人,曾经晕过去两次,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后来到医院用仪器一监测,发现是心律失常,后来植入心脏起搏器才康复。

“像这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一定要治疗,所以心律失常的识别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冷秀玉再次强调。

 

射频消融:一种可以根治的方法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消融、人工心脏起搏、电复律。除药物外,后面三种都属于创伤性治疗(有小伤口,要插导管进入体内)。

在非药物治疗中,安装心脏起搏器,一般是用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的功能在于可以感觉到心脏跳动减慢,定时(如可设定每分钟60 次)发放电刺激,鞭打心脏,防止其“打瞌睡”。

电复律治疗也叫体外除颤,成人如果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有八成是由心脏问题引起,其中一半以上是由心室颤动引起。这时候便要进行除颤。除颤的本质,是用一种较大的电流,让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把不听指挥“暴动”的地方镇压下去,让中央(窦房结)重新出来主持工作。用两个电极板通上电流在心脏部位电击,病人会瞬间跳起。心脏这时就会短时间停止跳动,很快,窦房结就会恢复搏动。

目前比较推崇的一种治疗,也是一种可以根治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就是射频消融。方法是指用射频电流(频率在100KHz-3MHz)在心律失常的发源地或者异常“电路”人为进行热损伤,消除心律失常的原发灶及/或打断心律失常的传导环路,从而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