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为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畸形,因具有尿道口异位及阴茎下弯畸形等特点,明显影响排尿等生活质量,并为患儿及家属带来明显的心理影响,均主张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手术,让患者获得满意的阴茎外形及功能良好的尿道组织。
美国儿科学会及欧洲的专家建议,从心理因素、麻醉及手术效果等因素出发,尿道下裂的最佳手术年龄段为6-12月,因为该年龄段大部分阴茎发育基本能满足尿道成形,患儿对麻醉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且该时期前进行手术对患儿今后的心理影响极少,并发症亦较低。目前仍无明显证据证明尿道下裂的最佳理想年龄,故手术年龄仍未完全统一,基于心理影响及手术效果出发,目前大家的共识为18月前应该进行尿道下裂修复术。
总体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年龄是尿道下裂修复术后效果的一个影响因素,年幼患者手术效果要优于年长患者,年龄大的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理论上来说,婴幼儿患者因皮肤、皮下肉膜弹性及质地均优于年长患者,组织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高于年长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能力要占优,且完全愈合所需时间要短。同时因青少年患者术后勃起机会及其强度增加,伤口出血机会增高及皮肤张力增加,术后伤口裂开、伤口愈合延迟等机会也相应增高;另外由于年长患者中包皮均相对发育不良,包皮量相对不足,术后阴茎腹侧皮肤覆盖时伤口张力偏大,皮肤血运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伤口裂开甚至皮肤坏死可能,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发生。另外年龄较大患者尿道分泌物较多、感染的敏感性增高等,故年龄较高的患者手术风险更高。
既往国内对于尿道下裂的修复时间大家一直有争论,以前均认为在学龄前期进行手术即可,因此时患者阴茎发育基本能满足手术需要,围手术期的生命风险已明显下降,绝大部分患者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在家长的指引或要求下配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但由于同时该年龄段患者早已发现和认知自己有异于正常儿童,且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等生理影响,已产生不良的心理及情感影响,部分患儿因情感上有不同的障碍,甚至出现术前术后不配合、叛逆、抗拒等情绪发生,影响术后护理及手术效果。
虽然大家主张尿道下裂进行早期修复,并争取在18月前行手术治疗,但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导致患者就诊及手术时间延迟,国内外均存在这样的现象,总体上平均年龄均要晚于3岁以上,我们甚至诊治过1例45岁的阴茎阴囊型患者,既往一直未行尿道下裂修复术。
从目前国内尿道下裂患者的治疗年龄结构来看及原因分析,存在以上延迟治疗的原因主要与1):我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对尿道下裂的相关理论仍认识不足或者是理论较落后,仍认为学龄前期进行尿道下裂手术即可,从而造成部分患者延误治疗,甚至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从而根深蒂固地影响了患者家属对尿道下裂修复的观念 2):早期的基层医疗教育及预防保健教育及推广仍欠缺,造成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属一直没发现患者异常之处或者不清楚如何处理,得不到医疗指导,随着现在的网络发展及医疗知识的进一步推广,现有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 3):另外一部分患者家属则认知患儿患尿道下裂及如何治疗,但有碍于经济等因素,故没有得到早期及时的成功尿道下裂修复手术,而造成患者相当大的生理及心理影响,并造成日后相对偏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由于手术年龄与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有明显关系,婴幼儿期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该时期对患儿今后的心理影响较少,患儿能配合治疗,且护理方便,且即使出现并发症也可以尽早处理,也不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因相对的用药量要少且手术时间缩短,故相对的整体费用也偏低;同时早期进行修复,也可以尽早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等心理负担,给患者带来正面的身心健康。
故我们的观点是只要患儿达到临床围手术的指征,而无手术禁忌,阴茎达发育能满足手术治疗者,则尽早争取于6-12月前行一期尿道修复,以提高手术手术效果,并尽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避免造成患者远期心理影响。目前我们科已诊治相当多的年龄位于6-12月的尿道下裂患者,甚至一部分3-6月的患者,已积累较多的临床经验。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98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