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什么是肠绞痛呢?

2006年, Rome III标准定义婴儿肠绞痛为“婴儿激惹、烦躁或哭闹,每天至少3小时,每周至少发生3天,至少持续1周,且起因及终止原因不明”。

2、肠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为过多的、持续的大声哭闹,多发生在傍晚。每次发作时,患儿表现为不适、激惹、烦躁、双腿回缩、脸红,且经常伴有肠鸣音异常的发作。

3、肠绞痛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引起吞气症是发生腹胀腹绞痛的重要原因

? 其他病因有: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不耐受,果糖不耐受,母亲在妊娠期间用药导致婴儿的撤药反应,胃食管反流病。

目前各国儿科胃肠病专家得出的广泛共识认为:婴儿肠绞痛发生的病因不明确,有多种病因假说,如胃肠道功能改变、多重食物不耐受、乳糖酶活性暂时性降低、牛奶蛋白过敏、胃食管反流病、肠道菌群失衡等

4、如何防治新生儿肠绞痛

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    建议第一步先查看有无潜在的危险信号,当婴儿哭闹伴随以下症状时,需引起警惕:频繁呕吐,吐血、便血,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作性咳嗽,表情痛苦/ 异常姿势,生长不良

–    ?:反复溢奶、呕吐、咳嗽或者Sandifer综合征体位(患儿呈现类似斜颈样的“公鸡头样”的姿势),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    ?:急性腹泻、便中带血,考虑肠套叠

–    ?

慢性腹泻、血便或体重减轻及发育迟缓应及时除外过敏性肠病、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乳糜泻、先天性免疫缺陷、囊性纤维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减低)及遗传代谢病病等;

–    ?

有哮喘、过敏、湿疹等皮肤/呼吸道症状或家族史时,应除外牛奶蛋白过敏可能。

如果没有危险信号,评估喂养方法,然后给予喂养者信心和普通的喂养建议,并强调肠绞痛这种状况是自限性的。

对于母乳喂养儿,医生应该建议坚持母乳喂养,有时还可以建议哺乳妈妈在自己的膳食中去除牛乳。这种牛乳回避饮食应当持续至少2周,如果婴儿症状好转的话,应当继续进行。

对于配方奶粉喂养婴儿,去除食物中的牛奶蛋白,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是治疗婴儿肠绞痛的有效方法

经验证明,如果牛乳蛋白过敏并非肠绞痛的病因,或者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过于昂贵,采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也可行

一些研究也不同程度的证明采用低乳糖或无乳糖且添加益生元的配方奶粉可减少每周婴儿哭闹次数及哭闹总时间

5、如何识别新生儿肠绞痛

1、4月龄以下小儿常见,2、突然发作,哭闹剧烈且持续较长时间,3、面色潮红或苍白,腹紧、双腿蜷曲脚冰凉、双手紧握拳,4、经常会在排便或放屁后停止。

6、缓解疼痛的方法有哪些?

1、拥抱宝宝并规律地轻摇,给宝宝喂奶,肚皮擦清凉油;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宝宝的小肚子

2、宝宝俯卧位放于妈妈膝上;

3、在宝宝肚子上放置暖水袋;

4、如婴儿腹胀厉害,则用小儿开塞露进行通便、排气;

5、饮食控制。

当婴儿肠绞痛发作时,应将婴儿竖抱头伏于肩上,轻拍背部排出胃内过多的空气,并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亦可用布包着热水袋放置婴儿腹部使肠痉挛缓解,如婴儿腹胀厉害,则用小儿开塞露进行通便排气,并密切观察婴儿,如有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不可耽搁诊治时间。

7、有哪些方法可以安抚宝宝?

–    介绍缓解哭闹的五种方法:

–    1、襁褓法(紧紧包裹婴儿):用大方巾紧紧包住婴儿,给予类似子宫的束缚,让婴儿获得安全感,并以温热毛巾敷盖腹部。

–    2、侧卧法(让婴儿俯卧):温热手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摩抚触,改变婴儿姿势比如趴卧, 或者抬高腿部,让其侧卧;也可以竖抱孩子,使家长肩头按压婴儿腹部,改善腹部症状。

–    3、嘘声法(对婴儿嘘声):对着婴儿的耳朵,有节律、柔和的发出单调的嘘嘘声,让孩子安宁平静。

–    4、摇晃法(轻轻摇晃婴儿):轻度的摇晃,不要幅度过大。

–    5、吮吸法(让婴儿吸吮):可以给婴儿吸吮安抚奶嘴或喂奶,避免过度的再度吞气。

相关医生 更多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