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春 李慧 晏丹 王红梅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 湖南 郴州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医学整形美容科黄泽春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的临床效果,寻求一套高效安全的增生性疤痕治疗方案。 方法 选择160例早期增生性疤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应用疤痕止痒软化膏配合按摩疤痕20-30分钟,再外敷中药膜;对照组直接敷中药膜并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不作按摩。两组均按要求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疤痕软化程度、增生或消退程度,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疤痕已大部分软化,至第2、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 结论 采用手法按摩配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疤痕软化快,消退提前,效果稳定,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满意率高。
关键词:增生性疤痕 按摩 中药 疤痕止痒软化膏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assage and chinese herbs membrane appl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early hypertrophic scar
HUANG Ze-chun, LI Hui, YAN Dan, WANG Hong-mei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henzhou 423000, Hu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anual massage, external applying chinese herbs membrane and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for treatment of early hypertrophic scar,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and safe therapy for hypertrophic www.yihu.com 160 cases with early hypertrophic scar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with 80 cases www.yihu.com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massaged with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and applied chinese herbal membrane; The cases in control group only applied herbal membrane and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without www.yihu.com cases were treated for 3 months, the degree of scar softening, safe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www.yihu.com The scar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oftened partly after treated for 1 month,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ed for 2,3 months(P<0.05).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in both groups www.yihu.com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manual massage, external applying chinese herbs membrane and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for early hypertrophic scar demonstrated stable effects and high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the scar softened rapidly,and no obvious side effect.
【Key words】 Hyperplastic scar; Massage; Chinese medicine;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疤痕是组织损伤修复的必然过程,然而过度疤痕增生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给医疗工作带来很大负担。如何防治疤痕过度增生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1]。近些年在疤痕防治方面采用联合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终因本病发生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尚无规范化治疗方法。因此,探索一套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的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案是众多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成都东洋百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438),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增生性疤痕患者160例。男52例,女108例;年龄14-58岁,平均32.8岁;致伤原因:烧伤68例,车祸伤43例,抓伤26例,刀砍伤23例;疤痕部位:面部116例,前胸30例,手背14例;伤后时间:<1月28例,1-3月94例,3-6月3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80例,分组不受就诊时间先后限制,每组年龄、性别、疤痕类别、产生时间长短、疗程等条件均具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先行温水清洁患处,然后取疤痕止痒软化膏适量、甘油数滴一起调和好后涂于疤痕处,采用抹法、揉按法、屈指法等传统的经穴按摩手法,依病情施以不同力度按摩疤痕20~30分钟,直至坚硬的疤痕组织变软,最后敷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自制中药膜(主要成分为丹参、桃仁、红花、田三七、白僵蚕、白附子、白蔹等),约1小时后洗干净,再每日外涂3次疤痕止痒软化膏。
对照组:不作疤痕按摩,其余程序与治疗组一样。
3、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治愈:疤痕痛痒消失,质地由硬变软,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淡红色或接近正常肤色,硬度及颜色改善>90%;显效:疤痕痛痒减轻,质地由硬变软,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淡红色,硬度及颜色改善>60%;好转:疤痕痛痒有一定程度减轻,硬度及颜色改善>30%;无效:疤痕无变化甚至增生加重。
4、效果评价:观察疤痕软化或消退的时间、程度,是否复发,治疗前后照片的对比,并发症,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相关数据行Mann-Whitney U 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二、 结 果
选择的160例患者均观察随访3-6个月,对外用药物均无明显副反应;治疗组有2例病程<1月者局部皮肤出现小水泡,给予暂停按摩10天后消失,后续按摩治疗调整力度再未出现水泡。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相关数据行Mann-Whitney U 非参数检验, 1个月时治疗组疤痕已大部分软化,但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至第2、3个月时P值均<0.05,呈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对治疗方法与效果均无明显不满意者。
表1 治疗1、2、3个月两组疗效比较 例
治疗时间 分组 例数 基本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Z值 P
1月 治疗组 80 0 10 39 31 1.296 0.195
对照组 80 0 6 36 38
2月 治疗组 80 4 25 42 13 3.512 0.000
对照组 80 1 12 38 29
3月 治疗组 80 13 47 15 5 4.729 0.000
对照组 80 3 35 32 20
三、 讨论
疤痕是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必然产物。疤痕增生以创伤愈合后前3~6个月最为明显,表现为疤痕色红、质硬、痛痒症状明显,突出皮肤表面生长,一般持续1~2年逐渐变平软[2]。疤痕组织在病理组织上是一种血液循环不良,结构异常,神经、血管分布错乱的组织,大部分组织细胞处于一种缺氧状态,主要表现为胶原的过度合成和沉积。故调控胶原的合成及如何引导胶原有序排列是防治疤痕的重点。影响疤痕形成、发展及成熟软化的因素很多 ,疤痕形成机制尚未阐明。因而 ,指导临床的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的疗效 ,但均有其局限性[3]。
传统的治疗疤痕的方法是手术切除配合长效激素局部注射、放射疗法等 ,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但对机体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也难控疤痕复发。临床常用的压力疗法对防治疤痕的过度增殖有一定疗效 ,也因难以达到治疗所需的压力、关节活动受限、面颈部不便加压等缺点而受到限制。我们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在治疗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疤痕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与力度。 对于1个月以内的疤痕,我们采用经穴按摩中的抹法,用单手拇指顺着疤痕方向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力度偏轻,着力于表皮; 1~3个月的疤痕,主要采用揉按法、指压法,以美容指对疤痕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点按,要求中等力度,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对于3个月以上,质硬且明显突出皮面的疤痕,则采用经穴按摩点法中的屈指法,即以中指、无名指或拇指屈曲,以屈曲的骨突部位着力于患处,沿垂直方向施力,为强力点法,力量要持续、深透,以患者最大的承受能力为标准。采用传统经穴美容按摩的手法,疏通疤痕局部的经络,增强疤痕皮肤氧的代谢,消肿止痛,经穴按摩还能加强患处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在加强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而治疗中所采用的强力点法、指压法,可达深层组织,引起结缔组织纤维之间的运动,从而达到松解疤痕组织和深层组织的粘连的作用,并减轻局部水肿。在深层皮肤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及之后,疤痕组织可能阻断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经穴按摩的屈指法力量深透、持续,可以帮助真皮层的胶原纤维进行重排,通过重排胶原纤维和促进皮肤在其他浅表结构之上运动,可防止这种阻断引起的问题[4]。通过每周拍摄的相片资料、疤痕颜色及质地变化等进行效果评价,可以发现:在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疤痕已大部分软化,痛痒明显减轻;至第2个月时疤痕颜色转暗,充血减轻,显露的毛细血管网减少,质地变松软,增生的疤痕表皮起皱折,部分开始萎缩;至第3个月时大部分颜色转白或接近肤色,疤痕组织平软,痛痒消失。经对照研究说明配合按摩治疗组疤痕软化快,消退提前,效果稳定,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满意率高。
疤痕止痒软化膏为中药制剂,主要含五倍子、威灵仙、牡丹皮、泽兰、冰片等,主药为五倍子,所含的鞣质通过沉淀蛋白来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促使小血管收缩,减少疤痕供血,达到抑制疤痕生长目的。其它的辅药,有利于主药粘附、渗透等作用[5]。
中药面膜中采用的丹参、田三七能行气活血、祛瘀散结;白僵蚕、白附子、白蔹均能解毒化痰、软坚散结 [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对体外培养的疤痕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或)作用时间的延长 , 对胶原蛋白合成的抑制愈强 , 即呈剂量及(或)时间依赖关系 [7]。左强等发现经丹参酮 ⅡA 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疤痕后 ,出现凋亡小体的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 ,其凋亡指数呈剂量依赖性[8]。
参考文献
[1]王春虎,黄渭春.瘢痕疙瘩的治疗研究进展.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610.
[2]黄泽春,胡永才,彭丽,等.针灸外覆中药膜联合瘢痕霜治疗增生性瘢痕.中国美容医学. 2006,15(3):324-325.
[3]张士云,阙华发,郑勇,等. 瘢痕的防治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1,7(3):198-199.
[4]郭争鸣.直接刺激与局部反应:推拿治疗的生理学基本原理之一.中医药导报.2009,15(9):31-33.
[5]林才,张鹏,徐建军,等.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增生性疤痕疗效分析.中国药师.2009,12(18):1133-1134.
[6]高学敏,党 毅.中医美容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8-160.
[7] 王芊,曹德君.丹参对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形成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 ,11(1) :46-48.
[8] 左强,张培华,罗少军,等.丹参酮ⅡA 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4 ,25(6) :636-637.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 湖南 郴州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医学整形美容科黄泽春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的临床效果,寻求一套高效安全的增生性疤痕治疗方案。 方法 选择160例早期增生性疤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应用疤痕止痒软化膏配合按摩疤痕20-30分钟,再外敷中药膜;对照组直接敷中药膜并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不作按摩。两组均按要求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疤痕软化程度、增生或消退程度,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疤痕已大部分软化,至第2、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 结论 采用手法按摩配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疤痕软化快,消退提前,效果稳定,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满意率高。
关键词:增生性疤痕 按摩 中药 疤痕止痒软化膏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assage and chinese herbs membrane appl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early hypertrophic scar
HUANG Ze-chun, LI Hui, YAN Dan, WANG Hong-mei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henzhou 423000, Hu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anual massage, external applying chinese herbs membrane and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for treatment of early hypertrophic scar,and explore an effective and safe therapy for hypertrophic www.yihu.com 160 cases with early hypertrophic scar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with 80 cases www.yihu.com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massaged with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and applied chinese herbal membrane; The cases in control group only applied herbal membrane and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without www.yihu.com cases were treated for 3 months, the degree of scar softening, safe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www.yihu.com The scar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oftened partly after treated for 1 month,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ed for 2,3 months(P<0.05). No obvious side effects in both groups www.yihu.com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manual massage, external applying chinese herbs membrane and 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for early hypertrophic scar demonstrated stable effects and high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the scar softened rapidly,and no obvious side effect.
【Key words】 Hyperplastic scar; Massage; Chinese medicine;Anti-itch cream to soften scar
疤痕是组织损伤修复的必然过程,然而过度疤痕增生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还给医疗工作带来很大负担。如何防治疤痕过度增生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1]。近些年在疤痕防治方面采用联合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终因本病发生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尚无规范化治疗方法。因此,探索一套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的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案是众多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成都东洋百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438),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增生性疤痕患者160例。男52例,女108例;年龄14-58岁,平均32.8岁;致伤原因:烧伤68例,车祸伤43例,抓伤26例,刀砍伤23例;疤痕部位:面部116例,前胸30例,手背14例;伤后时间:<1月28例,1-3月94例,3-6月3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80例,分组不受就诊时间先后限制,每组年龄、性别、疤痕类别、产生时间长短、疗程等条件均具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先行温水清洁患处,然后取疤痕止痒软化膏适量、甘油数滴一起调和好后涂于疤痕处,采用抹法、揉按法、屈指法等传统的经穴按摩手法,依病情施以不同力度按摩疤痕20~30分钟,直至坚硬的疤痕组织变软,最后敷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自制中药膜(主要成分为丹参、桃仁、红花、田三七、白僵蚕、白附子、白蔹等),约1小时后洗干净,再每日外涂3次疤痕止痒软化膏。
对照组:不作疤痕按摩,其余程序与治疗组一样。
3、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治愈:疤痕痛痒消失,质地由硬变软,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淡红色或接近正常肤色,硬度及颜色改善>90%;显效:疤痕痛痒减轻,质地由硬变软,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淡红色,硬度及颜色改善>60%;好转:疤痕痛痒有一定程度减轻,硬度及颜色改善>30%;无效:疤痕无变化甚至增生加重。
4、效果评价:观察疤痕软化或消退的时间、程度,是否复发,治疗前后照片的对比,并发症,安全性,患者满意度。相关数据行Mann-Whitney U 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二、 结 果
选择的160例患者均观察随访3-6个月,对外用药物均无明显副反应;治疗组有2例病程<1月者局部皮肤出现小水泡,给予暂停按摩10天后消失,后续按摩治疗调整力度再未出现水泡。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相关数据行Mann-Whitney U 非参数检验, 1个月时治疗组疤痕已大部分软化,但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至第2、3个月时P值均<0.05,呈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对治疗方法与效果均无明显不满意者。
表1 治疗1、2、3个月两组疗效比较 例
治疗时间 分组 例数 基本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Z值 P
1月 治疗组 80 0 10 39 31 1.296 0.195
对照组 80 0 6 36 38
2月 治疗组 80 4 25 42 13 3.512 0.000
对照组 80 1 12 38 29
3月 治疗组 80 13 47 15 5 4.729 0.000
对照组 80 3 35 32 20
三、 讨论
疤痕是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必然产物。疤痕增生以创伤愈合后前3~6个月最为明显,表现为疤痕色红、质硬、痛痒症状明显,突出皮肤表面生长,一般持续1~2年逐渐变平软[2]。疤痕组织在病理组织上是一种血液循环不良,结构异常,神经、血管分布错乱的组织,大部分组织细胞处于一种缺氧状态,主要表现为胶原的过度合成和沉积。故调控胶原的合成及如何引导胶原有序排列是防治疤痕的重点。影响疤痕形成、发展及成熟软化的因素很多 ,疤痕形成机制尚未阐明。因而 ,指导临床的治疗手段虽有一定的疗效 ,但均有其局限性[3]。
传统的治疗疤痕的方法是手术切除配合长效激素局部注射、放射疗法等 ,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但对机体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也难控疤痕复发。临床常用的压力疗法对防治疤痕的过度增殖有一定疗效 ,也因难以达到治疗所需的压力、关节活动受限、面颈部不便加压等缺点而受到限制。我们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敷中药膜、外涂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早期增生性疤痕,在治疗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疤痕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与力度。 对于1个月以内的疤痕,我们采用经穴按摩中的抹法,用单手拇指顺着疤痕方向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力度偏轻,着力于表皮; 1~3个月的疤痕,主要采用揉按法、指压法,以美容指对疤痕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点按,要求中等力度,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对于3个月以上,质硬且明显突出皮面的疤痕,则采用经穴按摩点法中的屈指法,即以中指、无名指或拇指屈曲,以屈曲的骨突部位着力于患处,沿垂直方向施力,为强力点法,力量要持续、深透,以患者最大的承受能力为标准。采用传统经穴美容按摩的手法,疏通疤痕局部的经络,增强疤痕皮肤氧的代谢,消肿止痛,经穴按摩还能加强患处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在加强循环的基础上,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而治疗中所采用的强力点法、指压法,可达深层组织,引起结缔组织纤维之间的运动,从而达到松解疤痕组织和深层组织的粘连的作用,并减轻局部水肿。在深层皮肤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及之后,疤痕组织可能阻断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经穴按摩的屈指法力量深透、持续,可以帮助真皮层的胶原纤维进行重排,通过重排胶原纤维和促进皮肤在其他浅表结构之上运动,可防止这种阻断引起的问题[4]。通过每周拍摄的相片资料、疤痕颜色及质地变化等进行效果评价,可以发现:在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疤痕已大部分软化,痛痒明显减轻;至第2个月时疤痕颜色转暗,充血减轻,显露的毛细血管网减少,质地变松软,增生的疤痕表皮起皱折,部分开始萎缩;至第3个月时大部分颜色转白或接近肤色,疤痕组织平软,痛痒消失。经对照研究说明配合按摩治疗组疤痕软化快,消退提前,效果稳定,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满意率高。
疤痕止痒软化膏为中药制剂,主要含五倍子、威灵仙、牡丹皮、泽兰、冰片等,主药为五倍子,所含的鞣质通过沉淀蛋白来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促使小血管收缩,减少疤痕供血,达到抑制疤痕生长目的。其它的辅药,有利于主药粘附、渗透等作用[5]。
中药面膜中采用的丹参、田三七能行气活血、祛瘀散结;白僵蚕、白附子、白蔹均能解毒化痰、软坚散结 [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对体外培养的疤痕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或)作用时间的延长 , 对胶原蛋白合成的抑制愈强 , 即呈剂量及(或)时间依赖关系 [7]。左强等发现经丹参酮 ⅡA 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疤痕后 ,出现凋亡小体的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 ,其凋亡指数呈剂量依赖性[8]。
参考文献
[1]王春虎,黄渭春.瘢痕疙瘩的治疗研究进展.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610.
[2]黄泽春,胡永才,彭丽,等.针灸外覆中药膜联合瘢痕霜治疗增生性瘢痕.中国美容医学. 2006,15(3):324-325.
[3]张士云,阙华发,郑勇,等. 瘢痕的防治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1,7(3):198-199.
[4]郭争鸣.直接刺激与局部反应:推拿治疗的生理学基本原理之一.中医药导报.2009,15(9):31-33.
[5]林才,张鹏,徐建军,等.疤痕止痒软化膏治疗增生性疤痕疗效分析.中国药师.2009,12(18):1133-1134.
[6]高学敏,党 毅.中医美容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8-160.
[7] 王芊,曹德君.丹参对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形成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 ,11(1) :46-48.
[8] 左强,张培华,罗少军,等.丹参酮ⅡA 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4 ,25(6) :63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