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基本信息
据部分调查,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第1、2、3、4、6、7、8、12、14、18及19型最常见,儿童则以1、6、14、18、19及23型为多。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病人的传染源作用很小。病菌经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以飞沫方式传播。密集人群偶有爆发流行,一般多系散发。四季均有发病而以冬春较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继发性肺炎多见于儿童、老年及慢性病人。正常人体上呼吸道存在防御屏障,故不易感染。一旦屏障受损,防御功能减退则可发病。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增加黏液分泌、抑制纤毛上皮的功能及吞噬细胞的作用,麻醉可减弱会厌反射以致误吸胃内容物及鼻咽含菌分泌物,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胸部外伤可使肺泡内水分积聚,支气管癌、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等可引起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均可诱发本病。
别名: | 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化脓性链球菌肺炎 | 挂号科室: | 呼吸内科,急诊科 |
发病部位: | 肺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支持疗法 |
常见症状: | 寒战,发烧,疼痛 | 治疗周期: | 1个月 |
治愈率: | 85% | 临床检查: | 七叶苷水解试验,痰液病原体,胸部平片 |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