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简介: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简介2011年12月22日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西安曲江医院)1957年12月1日开始收治病人,现占地70亩。历经了50余年的艰苦创业,医院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建院较早、技术力量雄厚的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社区防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尤其在精神疾病诊治、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认知医学、心理人格测定、心理咨询、药物依赖治疗、托老养老等项目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医院共设4个门诊(其中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3个)、11个病区,床位400张,其中普通男女病区各2个、中西医结合病区(男女病区)各1个、临床心理病区、康复病区、老年病区、儿童病区、社会救助病区各1个。医院现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48人,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专业人员43人,医院业务人员占全院总人数79%,已经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 医院附设的机构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精神科)、陕西中医学院硕士培养点、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学科研基地、西安医学院精神卫生教研室、陕西省精神卫生教育培训基地、陕西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心、陕西成瘾疾病诊疗中心、西安市西部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等。我院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医疗仪器设备先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引进的量子共振检测仪、眼动检测仪、脑电地形图仪、心理评定计算机分析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和多导睡眠监测仪等。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森田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箱庭疗法、中频、脑波、针灸等,治疗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疗效显著,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综合诊疗实力。 医院不断加强业务建设,拓展服务空间,积极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每天美沙酮药物维持服药人数千余人,2008年“美沙酮门诊”荣获卫生部“优秀门诊”的殊荣;医院2004年以来承担中央支付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 ,2010年被确定为省市两级重性精神疾病技术指导单位,卫生部专家组对我省项目进展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高度地评价。同时我院还承担西安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及陕西省精神卫生指标评估工作。 医院学术科研气氛浓厚,先后设医学心理研究室、中西医结合研究室、森田疗法研究室、成瘾医学研究室、药物研究室等。我院目前仍为西安市市级医院唯一一家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可开展Ⅱ期、Ⅲ期及Ⅳ期临床试验,四年来开展临床试验20余项,多次参与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多年来,医院自主承担及合作科研课题5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编、参编学术专著10部;被SCI收录论文12篇。在国内首先开展锂盐和声频电针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医院多次承担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会议,每年外出学术交流逾百人次,三年来接待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泰国等国际交流团队20余次。医院独立培养及联合培养研究生10名,承担实习及见习学生每年500余人次;自西部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启动以来,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率超过80%,已向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人员。 今天,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进取、锐意改革,投入极大的精力推进医院的整体迁建项目,迁建后占地257.163亩,建筑面积67180平方米,总投资3.82亿元,设床位800张。届时,我院将成为西部地区设备先进、环境优雅、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精神卫生机构。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雁引路15号邮编:710061乘坐610路、601路、501路中巴在海洋公园站下车联系电话:029-85551365(门诊),029-85551517(医保办)029-85551510(医务科), 029-85551506(院办) 医院院训智慧 敬业 和谐 创新 智慧是医院高科技及知识型组织的基本属性要求;敬业是医院职工面对自身岗位的基本准则,是医院对职工评定的根本要求,包括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认真负责,勤奋努力;和谐意为医患和谐、员工和谐、部门和谐、干群和谐、医院与社会发展和谐;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是医院实现价值的保障。 医院精神精细服务 爱岗奉献 精细服务要求职工树立标准化意识,重视服务细节,认真执行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细致、扎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爱岗奉献指以病人为中心,热爱本职工作、关注本职工作、开拓本职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不怕麻烦、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共同努力实现医院的使命。 医院方针科技 质量 效率 品牌 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指导思想,依靠医学高科技提高整体服务质量;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品牌建设的核心;医院在管理上必须坚持高效节约的经营思想;医院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医院管理理念崇尚责任 追求高效 医院管理要以责任为导向,建立以责任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医院在管理上倡导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重视医院成本核算及控制,主张节约、反对浪费、鼓励合作。 医院服务理念提供五心服务 医院服务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精心、耐心、细心、热心、爱心的“五心”理念。精心指精益求精的做好每一项服务;耐心指面对病人要不怕麻烦,不急、不躁、不发火、不感情用事;细心指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关注工作中每一个操作、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热心指微笑服务,文明礼貌;爱心指积极工作,真诚奉献,人文关怀。 医院人才理念将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医院以发展重点学科和培养重点学科人才为突破口,来推进医院整体发展水平。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每一个人的能力,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岗位选拔人、培养人、考评人、激励人、做到人与事的和谐统一、人尽其才。 医院质量理念质量为本 制度为尊 医院坚持以质量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求全员重视医院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就是做到标准化管理,坚持不懈的贯彻上级部门的质量标准;同时不断完善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关怀人、激励人、培养人。 医院生存理念观念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命运 医院主张优质服务、市场营销、品牌竞争等观念,以观念为指导确立工作态度、服务态度,态度引导正确的行为,行为的好坏决定医院发展方向和医院价值的实现。 医院愿景打造中国西部精神卫生第一品牌 医院今后发展的定位是立足西安,服务陕西,面向中国西部;医院主要发展项目是精神卫生,突出医院专科特色,医院发展方向是创建第一品牌;打造的意义是全员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经营理念理念决定发展 人才决定兴衰 理念决定发展指医院在经营管理中要重视吸收科学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经营思想,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医院经营方案和实施计划,将理念转变为生产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决定兴衰指医院要依靠人力促进发展,建立和完善医院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激励制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励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医院价值病人至上 诚信为本 医院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时刻关注病人的需求,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医院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到病人不依赖于我们,而我们依赖病人的精神内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诚信为本指诚心诚意为病人提供必要服务,注重客观事实,站在病人立场思考问题,真心实意的为病人服务,反对虚假、反对欺诈、反对诱导,建立良好信誉,树立优良形象。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导简介吴强驹 院长,副主任医师。1962年5月9日出生,男,汉族,沈阳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毕业,取得陕西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李建宁 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1960年5月6日出生,河南省济源人,男,汉族。2000年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西安分院“领导干部班经管专业”本科班学习;2005年参加上海交大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学习。吴 斌 生于1963年9月16日,四川成都人,汉族。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198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 现任陕西省《实用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陕西省精神科学会常委、西安市精神科学会常委、西安市成瘾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西安市心身医学会委员、西安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多次评为院先进工作者、西安市后备学科带头人和跨世纪优秀人才,曾获得西安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和奖章。主要成就:擅长神经症的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在《实用精神医学》杂志、《上海精神医学》杂志、《中华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四川精神医学》杂志、《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山东精神医学》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同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各种宣传心理卫生和科普的文章,撰写的科普文章见报的如《打开封闭的心灵》、《三毛之死与抑郁症》等,参与编写了科普书籍有《精神科医生手册》、《精神疾病常识问答》、《医院基本用药目录手册》、《心有千千结》、《痛苦与心理障碍》、《MMPI报告阅读指南》、《认知医学》、《家庭心理医生手册》等书。除撰写论文外,还参与翻译了《811K心电图报告分析手册》。首次在我院引进森田疗法,取得良好效果。同进《森田疗法治疗15例神经症临床分析》荣获第五届国家粟宗华精神卫生二等奖,引进的森田疗法技术获西安市卫生局新技术项目奖。 马 毅 后勤副院长,医师,工程师。1972年10月2日出生,河南省郑州人,男,汉族。1995年毕业于西安大学医疗系;200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毕业于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班。张 忠 纪委书记,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1968年6月30日出生,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1990年毕业于西安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96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取得工商管理(MBA)硕士。戴尊孝 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1964年4月出生,陕西周至县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学历,西安医学院兼职教授。主要成就: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对康复研究” 荣获2008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社会基理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康复作用研究”荣获2002-2005年度西安市卫生系统新技术二等奖,“成瘾医学”“认知医学”项目分别荣获2002年卫生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2002年全国《杨森文库》精神医学科研二等奖,2008年西安市卫生局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西安市经济技术创新能手,2009年被授予“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0年荣获第二届国际莫尼卡人道主义杰出奖。参编出版著作8部,《新编家庭心理医生手册》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发行公司西安分公司),《灾难带来的痛苦》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临床精神病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成瘾医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家庭治疗》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认知医学》编委(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瘾-21世纪流行病》编委(科学出版社),《灾后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编委(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中华精神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精神残疾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委员会委员;西安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西部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副校长;《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专家委员会编委,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西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理事。擅长: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展开您当前不是会员,无法申请候补登记,开通会员立刻享受会员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