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 在 1978 年暨南大学复办时,国家为了解决侨胞和港澳同胞回国治病问题,由国务院发文,批准在广州建立一所综合性医院。随后中共中央组织部从全国各地抽调数百名医学教师和医疗骨干,于 1981 年正式建立。医院的创办和发展得到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同志等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及国务院侨办负责人的关怀,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侨胞、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如医院的门诊楼 ―― 英东楼就是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副董事长霍英东先生于 1984 年出资 100 万美元捐建的,肿瘤科放疗楼是由秘鲁侨领戴宗汉先生捐建。 创建 25 年以来,医院始终贯彻“面向港澳、面向海外”的建院方针,经历创业、探索、磨砺、发展的历史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功能于一体的面向海内外开放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医院 1989 年起连续被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文明医院”称号; 1994 年被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1995 年被经 WHO( 世界卫生组织 ) 评为“爱婴医院”,同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1996 年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广东省纠正待业不正之风先进单位”; 1998 年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百家文明医院”。医院于 2000 年 4 月通过了台湾慈济骨髓中心的现场评估,成为该中心的定点移植单位; 2001 年 4 月,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成立关心晚期癌症病人的慈善机构 ---- 宁养院;同年收购广州氮肥厂职工医院,成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分院; 2006 年初,与民营资本合作建立“广州华侨医院济慈分院”。目前医院已成为广州、珠海、东莞、中山、佛山、南海、顺德、珠海等周边区市以及内地各省、地区的医疗保险指定就诊医院,自 2002 年起已经与东莞市医疗保险实施在线结算专业齐全,技术雄厚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 目前有专业技术人员 110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 200 多人,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210 余人。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开放床位 850 张, 拥有专业学科 43 个。目前 医院开展的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治,多器官联合移植,自体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人工肝支持系统,妇科肿瘤及优生优育,内窥镜技术进行消化道疾病诊治,微创外科手术,血液透析,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失语症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颅内巨大肿瘤摘除,颅脑外伤治疗,介入血管诊疗,小儿麻痹矫治术,吻合器 痔上粘膜环切术(简称 PPH ), 口腔整形外科技术,重症监护,新生儿代谢性疾病诊治和监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睡眠障碍性疾病,男性学与不孕不育症治疗等众多医疗项目已达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与德国柏林菲得利女皇基金会有着长期的友好往来,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我院利用对外交流的优势,积极鼓励年富力强的人才走向国际舞台,每年派遣至少 10 名医务人员赴国外一流医院进行参与临床工作及诊治项目的交流,为医院的长远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打造医疗特色品牌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我院仅从德国、美国、日本留学归来的医生达 124 名,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及香港长期进修的护理人员有 60 余人。
展开您当前不是会员,无法申请候补登记,开通会员立刻享受会员特权
健康服务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