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柱倒

    天柱倒是指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的体徵,多见于小儿发育不全.或年老体弱 者。若见于病久,是肾气大虚,精神气血俱衰之侯。

  • 疫黄

    疫黄是感受湿热疫毒引起的急性热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也可散发于一年四季。发病急骤,病程短促,以发热,面目皮肤黄染,神昏,出血等证候表现为主要特点。西医的重症肝炎、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 女性阳虚

    阳虚指阳气虚弱或机能衰退。表现为面色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白、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而润、脉虚弱。《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

  • 肾精亏虚

      肾精亏虚是指肾精空虚,不能充养脑髓的病症。肾所藏之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精的主要功能是主人体的生长繁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神精能调节脏腑之精,供其活动需要;能生髓、养骨、补脑、并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体能力。肾精亏虚之形成

  • 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是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引起的。脾虚泄泻的基本征候特征为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治以温运健脾为主,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方。参见

  • 肾虚耳鸣

    肾虚耳鸣是指肾虚耳聋耳鸣,肾虚性耳鸣。

  • 小儿头疖

    小儿头疖是暑令小疖,多生头部。农村尤为多见,往往经年累月,脓水淋漓。暑疖多热证,最宜清解,以桔梗、银花等药取效,配伍得宜,数服即消。

  • 壮热

    壮热是指病人自觉热甚,或恶热,喜弃衣被,扪之肌肤烙手,测其体温39℃以上者,多因外邪入里,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常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多兼面赤、汗多、烦渴饮冷、舌红苔黄等热盛之症。

  • 实喘

    实喘是指邪气盛实所致的气喘。由风寒束肺,暑火郁热,痰浊胶固,水饮上凌等因,致肺气壅塞,气道不利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急促、气粗有力等。

  • 煎厥

    煎厥指内热消烁阴液而出现昏厥的病症。多因平素阴精亏损,阳气亢盛,复感暑热病邪的煎迫而致。临床表现:耳鸣、耳聋,目盲,甚则突然昏厥,病势发展十分急骤《素问·生气通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