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症候群

    多见于下颈段,其次为胸段。其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的血供完全或部分受阻而产生的脊髓损害症状。发病以颈膨大为多见。

  • 脑膨出(脑积水脑膜脑膨出,脑膜膨出,脑突出)

    脑膨出是一种先天性颅骨缺损,中枢神经系统部分组织经此缺损向颅外疝出。如果颅内疝出物只包括脑脊液和脑膜,则称为脑膜膨出,如果内容物为脑组织和脑膜,则称为脑膜脑膨出,如疝出物有脑组织、脑膜和脑室,则称为脑积水脑膜脑膨出。

  • 骶髂关节扭伤(称骶髂关节半脱位)

    骶髂关节扭伤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多因姿势不正,肌力失调骤然扭转而致,也有少数无明显外伤史者。

  • 心肌梗塞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肌梗塞病变累及乳头肌可产生程度不等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经心导管检查约3%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引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由急性或慢性乳头肌缺血所引起。心肌梗塞时,乳头肌可因急性缺血性坏死而在数小时内完全断裂。虽然腱索

  • 上颈椎不稳症

    颈椎本身从出生后即包含着许多不稳定性因素,尤其是椎间关节的水平位、韧带的松弛及脊髓与椎管的比例等均构成其不稳定的解剖学基础。颈椎椎节不稳既是颈椎病病理生理改变中的一个过程,在持续时间过久时又可以是一个独立性疾患。上颈椎不稳症主要包括枕颈不稳

  • 手部肌腱损伤

    手部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指神经伤或骨折等,也可有闭合性撕裂。由于手内肌仍完整,掌指关节屈曲不受影响。

  • 手部神经损伤

    手部神经支配来自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正中神经于肘窝部穿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行走在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于前臂近端发出分支至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穿过旋前圆肌时发出骨间前神经,与骨间前动脉伴行于指深屈肌和拇长屈肌之间

  • 开放性手外伤

    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从而易受伤。骨科急诊病人中,手外伤约占就诊人数的四分之一,而手部开放性损伤又占手外伤总数的三分之二。手部损伤的防治是外科领域的重要课题。特别必须强调对复杂的急诊手外伤的早期处理,对这类损伤,必须持积极态度。如果早

  • 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三角肌下囊炎)

    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图1)。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

  • 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比较常见,多发生青状年,常由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偏,桡骨背侧缘切断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