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心房(二室三腔心,单心房三腔心)
单心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系胚胎发育期房间隔的第1隔和第2隔均未发育所致。房间隔的痕迹也不存在,而室间隔完整,故又称为二室三腔心或单心房三腔心。单心房可单独存在,但常合併左上腔静脉和右位心,左位心或腹腔内脏转位畸形,特别常见二尖瓣前叶
长Q-T间期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症,复极延迟综合征)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又称为复极延迟综合征(dela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伴有T波和(或)u波形态异常,临床上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和猝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在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5~8%。1760年Morgagni在进行尸体解剖时发现此病。它的主要病变是主动脉局限性短段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致主动脉血流障碍。主动脉缩窄段病变的部位绝大多数(95%以上)在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亦
心瘅(心热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瘅又名心热病。在《汉书·艺文志》之前已有心瘅之病名,因其《方技略》谓古代有“五脏六府瘅十二病方”,其五脏瘅中当有心瘅,可惜已佚。《外台秘要》卷四:“心瘅,烦心,心中热。”心瘅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
损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因此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
高脂蛋白血症Ⅰ型(外源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家族性脂肪诱发脂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
原发性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primary familial hyperlipoproteinemias)表现为由遗传性脂蛋白代谢障碍引起的综合征。病人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血浆中增高的或沉积于血管的脂蛋白类型。高脂蛋白血症Ⅰ型(hyperlopo
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老年人室性过早搏动,老年人室性期外收缩,老年室性早搏)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老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在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一般应做24h动态心电
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老年恶性心包积液)
恶性肿瘤进展时侵犯心脏并非少见;原发灶以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多见。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也可引起。新近报道艾滋病成为心包积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出现心包填塞症即属急症,应紧急处理。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老年脑心综合征,老年人脑心综合症)
因急性脑病主要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颅脑外伤累及下丘脑、脑干、自主神经中枢所引起类似的AMI、心内膜下出血、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统称。当脑病渐趋平稳或好转时则心脏病症状及ECG异常随之好转或消失。
弹性假黄瘤(弹力纤维假黄瘤,弹性痣,非典型黄色瘤,弥漫性黄斑瘤,弥漫性黄色斑瘤,营养不良性弹力纤维病)
弹性假黄瘤(pseudoxanthoma elasticum)早期曾称为弥漫性黄色斑瘤(diffuse xanthelasma),以后又有非典型黄色瘤,营养不良性弹力纤维病之称。由于遗传方式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型